浅谈资兴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-尊龙凯时网址

2021-10-15 10:20:43 文化旅游规划

资兴市位于湖南省东南部,国土总面积2747平方公里,总人口38万,现辖11个乡镇、2个街道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,是一座新兴工业城市、生态旅游城市和开放魅力城市。先后被评为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、全国文化先进市、中国摄影之乡、全省经济发展十强县市、湖南民间文化艺术之乡、首批湖南省旅游强县(市)、湖南省全域旅游先锋县(市)等荣誉称号。乡村旅游作为我市全域旅游发展的“半壁江山”,它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新的休闲产品,而且也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、农民增收、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。近年来,资兴市委、市政府以打造国际知名休闲旅游目的地为总揽,坚持“政府主导、项目支撑、市场运作、社会参与、整体推进”的乡村旅游发展思路,整合各类旅游资源,突出旅游景区建设,不断加大休闲农业和农旅融合的力度,全力助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,乡村旅游已成为资兴市旅游业新的增长点,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。

一、基本情况

资兴市是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市,截至目前,我市共有乡村旅游区点达400余家,房间数达4900余间,床位数达1.1万个。其中省级四星级以上乡村旅游旅游区点24家,省级三星级以上休闲农庄10家,乡村旅游直接和间接从业人员约1.5万人。黄草镇被评为全国特色旅游景观名镇、白廊镇获评全国文明乡镇,7个村荣获全国、省、郴州三级美丽乡村示范村、5个村入选湖南省旅游名村,流华湾村被评为全国生态文化村。特别是乡村民宿呈爆发式增长态势,坚持“科学规划、有序发展、规范管理”方针,大力发展精品民宿,民宿发展水平、态势占据全省第一方阵。2019年我市乡村旅游全年接待游客784.6万人次,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9.82亿元,乡村旅游占全市旅游综合收入的27.6%。

二、主要做法和成效

(一)规划引领,梯次推进。坚持以《资兴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》为指导,先后编制了《资兴市环东江湖餐饮住宿业控制性规划》《资兴市民宿产业发展规划》等专项规划,梯次推进以环东江湖休闲带(合理利用区)为重点的乡村旅游旅游品牌发展战略,并将回龙山版块、流华湾板块、天鹅山板块及大王寨版块“串珠成链”,全面搭建我市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空间格局,助推乡村旅游成为我市经济发展新支柱和新引擎。

(二)领导重视,优化环境。乡村旅游作为全域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,资兴市委、市政府高度重视,并将其作为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。2017年成立了资兴市发展旅游文化产业领导小组,由市委书记任组长,市长为常务副组长,定期研究包括乡村旅游在内的文化旅游工作中的重大事项,全市上下发展旅游的氛围浓厚。随着新农村建设深入推进,农村生活和生态环境日益改善,乡村旅游发展进入了黄金期。我市顺势出台了《资兴市全域旅游扶持奖励办法》,不断加大市级财政投入,从2013年开始,每年财政安排1000万预算用于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,重点扶持东江鱼、苗木花卉、农业庄园等三大产业。并对评定为省星级休闲农庄、休闲农家、乡村旅游区等从事乡村旅游发展的企业和农户给予产业发展扶持,为乡村旅游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。同时还鼓励旅游乡镇、村依托旅游资源和优势,竞相发展乡村旅游,形成了市、镇、村全方位推动、多层次发展的良好格局。

(三)建设精品,支撑产业。乡村旅游是我市全域旅游的“半壁江山”。近年来,市委、市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旅游精品项目建设。一是结合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,加快乡村旅游产业项目布局。双溪洞、流华湾两大休闲农业示范园等精品农旅结合项目初具规模,同时不断加快“两片三线十庄园”建设,通过自然风光、田园风貌、原生态体验等有机结合,打造了一批休闲农家、休闲农庄、农事体验、观光采摘、生态垂钓、户外露营等乡村休闲旅游项目。二是乡村民宿引领乡村旅游发展。以白廊环东江湖休闲带为核心,融入生态发展理念,大力发展滨湖精品乡村民宿,先后建成湖隐松间、云山美地、半山美居、猫鱼客栈、壹息美宿、眷宿臻品、蓝月湾、聆湖阁等一批精品乡村旅游民宿,受到了游客热捧,弥补了我市休闲产品不足,有效推动了旅游供给侧改革。三是结合休闲农业开发和美丽乡村建设,古老乡村焕发旅游发展活力,涌现了“脐橙村”“荷花村”“桃花村”“梨花村”、流华湾古村、丹霞村(大王寨村)、二峰瑶族特色村等为代表的十余个乡村旅游示范村。

(四)农旅结合,差异发展。大力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,按照全域旅游发展的思路,把特色小镇建设纳入全域旅游产业总体规划,深入实施“十镇百村”示范建设,依据乡村旅游资源禀赋,对全市13个乡镇(街道)实行分类管理、差异化发展,先后着力打造了“黄草潇湘风情水镇”“兴宁时代符号小镇”“州门司山珍交易小镇”“汤溪温泉小镇”“白廊滨湖旅游小镇”等一批特色旅游乡镇,示范带动乡村旅游发展,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当地经济增长、农民增收的主要支撑。

(五)规范引导,提升服务。以规范为目的,政策为抓手,规范引导乡村旅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。一是出台了《资兴市民宿管理办法(试行)》,成立了市民宿发展协调领导小组,负责民宿发展过程中重大事项的决策及管理过程中涉及全局性、政策性问题的协调和处置。明确规定对民宿申请办证实行部门联合核验,一站式办结的服务模式,服务水平不断优化。严格旅游民宿的界定把关,新(改)建民宿必须达到《旅游民宿基本要求和评价》标准,充分体现评价原则,统一授牌挂牌、评星定级,实行动态管理。二是强化培训提升服务技能。每年举办乡村旅游从业人员专题培训、民宿管家培训,侧重于服务技能、经营管理、营销推广等方面内容培训,理论结合实操,大幅度提升了全市乡村旅游服务整体水平。三是星级评定促示范引领。参照《湖南省乡村旅游区(点)星级评定准则》标准,每年遴选评定一批省级高星级乡村旅游区(点),培育本土乡村旅游品牌,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,带动其周边乡村旅游区点的提质升级,逐步提升乡村旅游品牌知名度。

(六)立体营销,捧热市场。为扩大乡村旅游的影响力,我市采取多种手段,多渠道、立体式、全方位宣传推广乡村旅游。一是注重新媒体营销。运用三微(微博、微信、微电影)、手机app、抖音短视频等全面营销,与百度、途牛等合作推广资兴乡村旅游,宣传效果显著。二是大力开展节会营销。建立政府引导、部门协同、企业联合、媒体跟进的“四位一体”整体营销机制。围绕“锦绣潇湘”旅游总品牌,先后举办了环中国自行车大赛、中国户外健身休闲大会、美丽乡村旅游文化节、东江湖鱼王节等旅游节会,取得良好的市场反响。各旅游乡镇结合自身特色,积极举办特色旅游节会,白廊桃花节、黄草鱼文化节、州门司梨花节等旅游节会将资兴乡村旅游推向了一波又一波高潮,进一步做热了乡村旅游市场。

三、存在的短板和问题

(一)统筹推进不力,乡村旅游发展各自为政。一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工作机制不健全,部门职责不明确。乡村旅游发展涉及发改委、旅游、农业、国土、规划、交通、财政、金融、林业、水利、环保等多个职能部门,但目前我市乡村旅游发展主要是旅游、农业及各乡镇在负责推动,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多头管理、都不管理的问题,没有真正形成工作合力,造成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一些困难和问题得不到及时研究解决,乡村旅游资源难以得到整合利用。

(二)特色培育不够,同质化问题突出。乡村旅游发展总体上还处于摸索阶段,乡村旅游到底怎么干、怎么抓,缺乏可借鉴、推广的成熟经验。同时各乡镇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对自身优势认识不清,对地方特色、民俗风情、人文内涵等要素重视不够,且缺乏提炼和挖掘,导致乡村旅游发展内容单调、品位较低,同质化竞争严重,无法满足游客多元化、个性化的需求,造成资源的浪费,影响乡村旅游的效益。

(三)乡村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滞后。目前,各个乡村旅游点更多关注于吃、住、景观打造,对公共厕所、停车位、旅游标识、接待中心等旅游专用设施投入明显不足,乡村旅游整体环境质量较差、档次较低,留不住客人。同时乡村公共服务设施不配套。乡村旅游的主战场在农村,随着外来游客的涌入,原有的水、电、路、气等公用设施难以满足日益增长游客需要。

(四)乡村旅游人才缺乏。我市乡村旅游总体上处于一种小而散的自发性状态,大多数从业者知识文化水平较低,没有经过专业培训,缺乏旅游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,经营比较粗放,管理不够规范,服务质量不高,游客口碑不好,回头客较少。

四、主要对策和建议

(一)强化组织领导,创新管理体制。乡村旅游发展涉及部门多、政策性强,且资源分布较为分散,需要在全市范围内进行统筹协调、统一管理。一是建立综合协调机构。在市旅游文化产业领导小组下成立由市领导挂帅,旅游部门统筹,市农业部门主抓,交通、规划、自然资源、水利、林业、环保、城乡统筹办等为成员的乡村旅游发展小组,并在市文旅局或农业局设立乡村旅游发展办公室,负责全市乡村旅游产业政策制定、实施、管理和督查,加强业务指导,整合全域资源,形成乡村旅游一盘棋大格局。二是理顺管理体制。进一步充实和细化有关部门、乡镇、村委会等管理主体的乡村旅游具体职责,建立权责清晰、沟通顺畅、协调配合的管理机制,形成齐抓共管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。

(二)注重规划引领,科学布局乡村旅游发展。在资兴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的指导下,要编制资兴市乡村旅游发展专项规划,把乡村旅游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总体规划中,加强旅游规划与村镇、道路、农业、水利等专项规划有效衔接,为乡村旅游发展预留空间和通道。科学规划乡村旅游布局,要在园区、湖区、山区等重点区域布局乡村旅游,打造一批特色鲜明、功能各异、互补发展的乡村旅游项目和基地,将单一景点或项目串联起来,组团打造区域乡村旅游圈,形成支撑乡村旅游发展的产业支柱。在双溪洞、流华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,主要依托园区企业、成片葡萄园、草莓园、荷花基地等,重点发展民俗民居、农耕采摘体验、摄影采风、农业科普、农产品销售等旅游项目,打造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主题公园。在白廊环湖休闲带、黄草滨湖休闲带、清江湾区域等沿线,在环保优先的前提下,重点发展休闲观光、垂钓、养生、游船、健身运动等旅游项目。依托天鹅山、回龙山、八面山、滁口林场等丰富山林资源,打造一批休闲避暑的森林康养基地。

(三)创新产品体系,提升乡村旅游产品供给质量。以旅游需求为导向,深入推进乡村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丰富产品业态,形成品种丰富、功能齐全、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体系,促进乡村旅游消费升级。一是开发绿色生态乡村旅游产品。突出农业属性和乡村特色,深挖资兴特色农业潜力,大力发展休闲农业、订单农业、观赏农业等绿色产业,增加游乐、体验等旅游元素,让游客享受乡村之美、自然之美。二是加大乡村旅游产品研发力度。大力实施乡村旅游“后备箱”工程,依托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平台和技术,开发加工食品、绿色有机农产品、特色餐饮、旅游纪念品、高档礼品、养生保健品等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产品,让产品变商品。三是深入挖掘乡村文化。挖掘乡村文化元素,注重创意创新,大力开发乡村文艺节目、民间艺术、影视作品、传统工艺等乡村旅游文化产品,提高精神消费、文化消费比重;继续办好东江湖鱼文化节、白廊桃花节、州门司梨花节、蓼江油菜花节等具有地域特色文化活动,厚植乡村旅游的文化根基。

(四)创新经营模式,破除乡村旅游融资瓶颈。一是创新乡村旅游经营模式,建立利益联结机制。积极引进龙头企业,以“公司 基地 农户”“互联网 农户”等模式带动乡村旅游发展。有序引导农民以家庭农场、合作社、共建共营等形式参与乡村旅游发展,探索村集体以集体土地入股,农户以资产出租、房屋共建联营,以承包地经营权入股等用地模式,形成与企业业主利益共享共赢模式,让农户变股东,让资产变资本。二是健全乡村旅游投融资机制。建立稳定财政投入机制,有效整合扶贫、水利、林业、农业、土地整治、农业综合开发、环境整治等涉农资金,建立支持乡村旅游发展的资金库,重点支持特色鲜明、带动性强、生态环保的乡村旅游项目,重点支持乡村旅游环境治理。可考虑设立乡村旅游产业基金,组建乡村旅游农户和中小旅游企业贷款担保机构,鼓励和协调金融机构以经营权、使用权抵押贷款,提供金融支持,引导社会资本投资乡村旅游。

(五)强化要素保障,完善乡村旅游配套设施建设。突出问题导向,加大对乡村旅游地区的基础设施、配套设施建设力度,加速资源要素向乡村旅游点深度延伸,补齐乡村旅游发展短板。一是实施升级改造工程。对纳入我市“十镇百村”的重点旅游乡村,结合危旧房改造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,在保持农村风貌基础上,对农村住房进行升级改造、完善功能,让农房变客房。深入推进乡村“厕所革命”,对重点旅游乡村内的厕所、污水管网、污水处理设施等排污设施按照城镇标准进行规划建设,为游客营造洁净、健康、卫生的旅游环境。二是完善乡村旅游配套设施建设。加快推进重点旅游村的游客中心、停车场、标识系统、购物等乡村旅游配套设施标准化、规范化建设,不断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和水平。根据乡村旅游发展需要,改善供电、供水、通讯、医疗、金融、邮政等基础条件,配套建设餐饮、娱乐、户外运动、互动体验等服务设施,提高乡村旅游可进入性与旅游活动舒适性,让游客留得下,吃着放心、住着舒心、玩得开心。三是加快乡村旅游人才培养。整合组织、农业、旅游、人社等部门培训资源,依托高校和专业培训机构,开展多层次、多渠道乡村旅游培训,提高基层干部和乡村旅游经营者旅游意识、经营服务、创意创新、产品研发等方面的素质和技能。建立一支专业化乡村旅游策划、管理、服务人才队伍,培养一批乡村文化艺人,培育一批钻研能力强、业务水平高、工作质量优的专业化旅游工作者。

来源:资兴市文旅广体局 戴兵

文化旅游规划

尊龙凯时网址 copyright © 1998-2022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  产业咨询电话:400-639-993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:粤b2-20130734

产业咨询热线: 400-639-9936
顶部
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