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昆明市充分认识创意农业的重要性,进行传统农业的升级改造与产业结构调整。结合实际,规划和打造“创意农业示范园区”、“绿色农产品物流中心”等现代农业产业化项目,以市场和创意农业为抓手,形成产业特色和核心竞争力。
一、昆明市创意农业基本情况
昆明是集都市、农村、山区为一体的城市,东川区、禄劝县、寻甸县、晋宁区、富民县、宜良县、嵩明县、石林县8个县(区)农业现代化发展滞后,其中东川区、禄劝县、寻甸县3个县(区)为国家级贫困县,城乡发展差距较大,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。截至2018年2月,全市仍有11.11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未脱贫,尤其是东川区贫困发生率仍高达25.56%,仍有108个贫困村未出列,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。
昆明市农业局按照昆明市“十三五”高原特色都市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总体布局,大力推进农业产业扶贫,扶持贫困县建设一批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特色产业基地,建成一批对贫困户脱贫带动能力强的特色产品加工、服务基地,初步形成特色产业体系。按照乡由主导产业、村有骨干产业、户由增收项目的要求,大力发展蔬菜、花卉、优质马铃薯、中药材、经济林果、山地畜牧业、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,不断增强贫困群众的创业能力和致富本领,力争每个有条件的贫困农户掌握1-2项实用技术,至少参与1项种养业等增收项目,着力提高贫困地区和困难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。
二、实施农业产业精准扶贫主要措施
1、贫困户素质提升工程
有针对性地重点扶持种养大户、农民合作社带头人、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和农民工为重点对象。按照“有文化、懂技术、会经营”的要求,突出对农业科技、农产品加工、农村电商、市场营销等技术和知识的培训。每年要力争培训贫困农户6万人次,5年内有劳动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至少有一人次参加培训,有条件的贫困户每户至少有一个农业产业科技应用明白人,掌握1—2项农业实用技术,确保新品种、新技术、新工艺进村入户,提高各类产业技术推广应用。
2、“一乡一业、一村一品”培育工程
综合考虑资源优势、产业基础、市场需求、技术支撑等因素,立足资源环境承载力,在产业规划、项目设计、政策制定和资金安排等工作中,瞄准建档立卡贫困户,大力发展“一乡一业,一村一品”,做到产业对人、人对产业,每个贫困村都有1-2个增收产业,有条件贫困户至少参与其中1个增收项目。
3、品牌培育工程
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,加强质量监管,强化品牌宣传,维护品牌形象,让贫户地区重点产业真正生根发芽,把特色产业资源优势转变为贫困地区的经济优势,用经济优势支撑贫困户增收致富。力争到2020年,每个贫困乡镇培育1-2个具有一定市场影响力的区域特色农产品品牌。
4、电商培育工程
加快推进贫困地区信息化建设,力争到2020年实现所有贫困县“农村淘宝”全覆盖,助推贫困地区实现“网货下乡”和“农产品进城”双向流通,通过网络技术参与云南脱贫攻坚战。深度发现和挖掘本地区的小众型的精品特色产业,通过电子商务的渠道,找准并吸引消费族群,带动一个区域的群众致富。
5、科技体系建设工程
高标准搭建农业关键性技术研发平台和创新服务平台,紧密围绕产业链需求,集聚研发机构、创新创业人才、创业投资资本、重大创新成果等创新要素,打造区域创新中心,加强农业基础性研究、前沿技术研究。
6、基础设施建设工程
开展农田水利、农产品流通重点设施、生产基地、土壤改良、机耕道路建设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。
7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工程
以县域为单元、基地为依托,统一规划、集中支持、连片发展、整体推进,建设一批特色优势明显、主导产业效益好、产品市场竞争力强的现代农业、现代畜牧业重点乡镇,推进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向优势区域集中,在优势区域提升。
8、畜禽规模化养殖创建工程
坚持良种良法配套、设施工艺结合、增产增效并重、生产生态协调,建立健全标准化生产体系,大力发展生猪、牛羊适度规模养殖,着力推进生态养殖、清洁养殖,提高规模养殖场自动化装备水平、标准化生产水平和现代化管理水平。
9、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工程
理顺管理体制,健全农业服务机构,改善基础设施和条件,健全内部管理制度,搞活内部运行机制,探索建设农业科技服务云平台,强化科技进村入户服务。
10、“saas b2b 供应链金融”平台建设工程
积极探索农业产业互联网b2b服务发展模式。建设农产品全产业生产管理信息化体系,大力发展saas服务;加快发展b2b电商,连接全农产品交易和流通环节;基于全网大数据,大力拓展供应链及产业链服务,形成农业产业互联网b2b服务发展大格局。
三、脱贫攻坚典型案例
1、东川李子沟“开花洋芋”铺垫贫困户脱贫路
2012年以来,东川区大力推荐地方特色农产品,在铜都街道的李子沟举办了“开花洋芋节”,让四风宾客一饱口福。通过广泛宣传,开花洋芋从东川市场走向云南市场,在一些大超市,开花洋芋价格每公斤15元,供不应求。李子沟以开花洋芋打造特色品牌的同时,还紧紧围绕把李子沟作为云南旅游扶贫试点村机遇,以开花洋芋特色产业带动乡村游,吸引更多的游客了解李子沟,提升开花洋芋知名度。通过打造,李子沟农业产业发展合作社把实体店开到昆明及周边县区,目前,在东川开设了一家开花洋芋实体店,下步,还将开设网店,让李子沟开花洋芋走得更远。通过开实体店、网络营销等模式,铜都街道李子沟223户群众将如期脱贫。
2、七星镇扶持小葱种植方便贫困户就近务工增收
七星镇加快产业推进、扶强产业龙头,积极探索贫困户增收渠道,采取“公司 党组织 农户”的形式,由党总支、支部牵头与公司洽谈合作,达成用工协议,优先使用租地农户和贫困户中的劳动力,党组织向公司提供贫困户剩余劳动力名单,在收获季节为公司联系务工人员,让贫困户在家门前后就实现了致富增收。
3、康美药业中药材-东川乌龙人民的脱贫良药
康美药业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选址乌龙镇坪子村。按照“企业 基地 合作社 农户”的发展模式,采取流转土地、入社及务工等方式带动农户参与种植。项目实施以来,已兑付合作社土地流转资金34.8万元,3000余人次通过务工、销售农家肥创收57万余元。带动全村农户822户(其中建档立卡户442户)增收脱贫。
4、市妇联打造妇女创业创新示范中心助力脱贫攻坚
市妇联在呈贡区东盟大厦打造昆明妇女创业创新平台,重点整合女性文化产业、云南高原特色农业、科创及互联网产业。目前市妇创中心入驻企业94家,实现营业收入9062.03万元,就业人数达2689人。
5、市文化馆依托文化品牌开展群众活动
自2015年,市文化馆紧紧围绕“我们的节日、百姓的舞台”活动宗旨,先后开展了三届面向全市范围的“春城文化节”系列活动,积极调动昆明全市群众文化资源,以五大广场为中心,以群众参与为主体,汇聚昆明市优秀艺术家和专业、业余文艺团队,积极深入贫困地区开展文艺活动。经过三年的持续开展,“春城文化节”系列活动以精彩纷呈的文艺形式充实文化,丰富贫困地区群众文化。
前瞻产业研究院观点:昆明市坚持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“三农”工作的总抓手,按照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的总要求,统筹谋划、整体部署、协调推进全市乡村振兴战略。
尊龙凯时网址 copyright © 1998-2022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 产业咨询电话:400-639-993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:粤b2-20130734
电话咨询
扫码关注